平菇种植技术,技术的核心是什么呢?你为什么走了弯路呢?温度,湿度,氧气,光线,ph值,它们对应的核心数据又是怎么理解呢?
先说温度,菌丝生长,最适宜温度是25度左右;蘑菇生长,最适宜温度是8到18度。
再说湿度,菌丝生长,培养料65%左右的湿度合适;蘑菇生长,湿度80~90%合适。
氧气,菌丝生长需要氧气,重点考虑培养料空隙度和袋口的透气性。蘑菇生长,高耗氧。蘑菇生长对氧气的需求接近大自然的这种情况,所以蘑菇生长需要保持通风。
再说光线,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;蘑菇生长需要一定量的散射光线,光线的强度起码能够看清报纸上的文字。蘑菇生长不需要强光照射,它没有光合作用的功能,因为蘑菇不含叶绿素,但光线的强弱能使得蘑菇的颜色有变化。这需要咱们在一线实操中去反复的体会。
再说ph值,菌丝生长需要ph值5-7的酸碱度的环境合适。有些菇友加大了石灰的用量,让菌丝处于高碱性的环境,这是错误的做法。尽管我们的理由是多加石灰抑制杂菌,但污染,你并没有解决。因为污染的问题是另一个赛道上的话题,以后咱们再细聊。
蘑菇生长,只要培养出了健壮的菌丝,肯定有产量。总结一下我的观点,不管我们是从书本上学习技术,还是自己实操研究技术,我们的所有操作,都要**限度满足菌类的这些规律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了上述的要求,那它就是实用技术。不实用的技术毫无价值,因为我们做的是商品生产,而不是实验室,必须讲究性价比。栽培技术是系统的,这些因素又是相互关联的,不要断章取义。反过来说,如果说我们的操作违背了这些规律,或者说挑战了它的极限,只能说我们给“走弯路”,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条件,我们不走弯路又能让谁去走呢?